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从限制违规获利行为、完善粉丝数量管理等13方面,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
《通知》明确,强化“自媒体”账号信息审核,防止账号假冒仿冒行为。对从事金融等领域的“自媒体”严格核验服务资质、职业资格等。对未通过资质认证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发布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资料图】
“自媒体”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不得以防止失联、提前关注、故留悬念等方式,诱导用户关注其他账号。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自媒体”,永久禁止新增粉丝,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
强化金融等领域“自媒体”资质认证《通知》指出,网站平台应当强化注册、动态核验环节账号信息审核,有效防止“自媒体”假冒仿冒行为。对账号信息中含有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行政区划名称或标识的,必须人工审核,发现假冒仿冒的,不得提供相关服务。
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
《通知》明确,要规范信息来源标注,“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时在显著位置展示。
1. 使用自行拍摄的图片、视频的,需逐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2. 使用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的,需明确标注系技术生成。
3. 引用旧闻旧事的,必须明确说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自媒体”对其发布信息真实性负责《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同时,“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
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谣言,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标记谣言标签,在特定谣言搜索呈现页面置顶辟谣信息,运用算法推荐方式提高辟谣信息触达率,提升辟谣效果。
规范“自媒体”账号运营行为《通知》指出,网站平台应当严格执行“一人一号、一企两号”账号注册数量规定,严禁个人或企业操纵“自媒体”账号矩阵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应当要求“自媒体”依法依规开展账号运营活动,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不得以防止失联、提前关注、故留悬念等方式,诱导用户关注其他账号。
“自媒体”申请开通营利权限的,需3个月内无违规记录。账号主体变更的,自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营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分成、内容分成、电商带货、直播打赏、文章或短视频赞赏、知识付费、品牌合作等。
通过违规行为获利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对违规“自媒体”采取禁言措施的,应当同步暂停其营利权限,时长为禁言期限的2至3倍。对打造低俗人设、违背公序良俗网红形象,多账号联动蹭炒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等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取消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
此外,“自媒体”因违规行为增加的粉丝数量,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核实并予以清除。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自媒体”,永久禁止新增粉丝,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
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网站平台应健全MCN机构管理制度,在“自媒体”账号主页,以显著方式展示该账号所属MCN机构名称。对于利用签约账号联动炒作、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MCN机构,网站平台应当采取暂停营利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
《通知》还指出,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对转发谣言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对未通过资质认证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发布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网信部门开展“清朗”行动,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今年3月以来,“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以来,各级网信部门积极履责,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等重点平台,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网信办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基本建成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网络谣言、自媒体乱象等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播、短视频、未成年人上网环境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持续抓好色情低俗、赌博诈骗、血腥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的常态化治理,扎实开展整治“回头看”,严防问题乱象反弹反复。
牛一兵强调,下一步,网信部门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持续发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强化风险预警防范、强化利益链条阻断、强化跨平台惩戒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营造更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责编:汪云鹏校对:陶谦